又宣明五气篇曰:肾恶燥。夫生附子大热纯阳,补先天之火种,佐干姜以温中焦之土气,而调和上下。
苟能细心研究,自问无愧,方可言医。蒋宝素曰:痢疾者注下赤白,里急后重,腹痛,昼夜无度数,至圊而不能便,乃暑湿食毒,郁蒸酝酿于藏府肠胃膜原连络之间,津液脂膏化为脓血,渗入肠中而下。
又天元纪大论曰:神在天为燥,在地为金。 又阴阳别论曰:三阳三阴发病,为偏枯痿易,四肢不举。
饴糖一味有补中之能。前方连服二剂,侵汗旋收,诸证悉退,惟精神慵倦,酣睡若迷。
久病之恶风,多无身热、头痛等症,而系由于中气不足,卫外气疏,故主以黄芪建中汤。方中全非治腰之品,专在湿上打算。
三十七难,不言脉,直以五藏六府九窍阴阳不相荣为关格,与脉度篇同。【阐释】口吐清水,饮食减少,有由于胃寒及肾水泛溢之别,两者在脉象、味觉及唇口颜色诸方面都容易区分。